網友勸阻「千萬別去澳大利亞!」的22組證據照片,半個人高的竹節蟲,蟒蛇從馬桶里伸出腦袋!

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,小編好幾次忍不住深深疑惑:怎麼哪都有蛇蛇???

它會躲在鞋里咬你的腳趾,

也會從天花板上突如其來地給你個大驚喜,

在你準備加油時,助你直登云霄路,保送見上帝。

還會蹭機,在幾千米的高空上與你不期而遇。

在土澳世界里,蛇蛇只能算低端玩家。

畢竟只要你打開蓋子,就能發現端倪:

而真正的高手,才不會讓你找到一丟丟蛛絲馬跡。

只有閑著沒事干喜歡沖完馬桶再上廁所的人,才能收獲蛛如此類的嘉獎,和心跳一百八十邁的刺激。

除了讓人們學會警惕,澳大利亞的蜘蛛在本土還有諸多功績。

我們之前也曾提到:「在澳洲生活著超過2400種不同種類的蛛形綱動物,但大多數蜘蛛都是人類的朋友。」

比如常見的獵人‍蛛就十分友善,只要不被激怒,它甚至會「照顧人類」,消滅害蟲蟑螂。

然而,這并不代表,蛛事皆宜。

時刻可能打響的「電箱守衛戰」會告訴你,要想安全就業,就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。

否則,突如其來的「天降正義」也會教育你:沉迷手機有多容易被碰瓷。

「我差一點就碰到這兩只‘友善的小家伙’了」

小家伙:我來了~

眼看著阿蛛教了大家這麼多做人的道理,本土竹節蟲也想讓人大長見識:

當一個澳大利亞人跟你說「我們養了個孩子」,請不要理所當然地認為是人類幼崽。

因為他說的也許是竹節蟲。

大開眼界這種事有了一,自然也有二。

就跟人類至今無法搞清楚「姜到底能偽裝成多少種東西」一樣,來到澳洲的人也猜不透,為什麼毛毛蟲有這麼多種形態?

長蛇、長繩、被車碾過的蚯蚓、馬路上的縫隙……

乍一眼只覺不對,仔細瞧SAN值狂掉。‍

哪怕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,但「毛毛蟲正在接力」這種答案,明顯不在所有人的接受范圍里。

有些人,看到這里已經想關掉文章出去平復心情了。

有些人,嚇著嚇著,就更想知道「澳洲人都在怕什麼?」

事實上,對于早已被蛇蟲鍛煉出強大心臟的澳洲人來說,內陸的蒼蠅可能比蜘蛛更惡心。

因為蜘蛛大多講究一對一單挑,也允許你默默投降,但蒼蠅出現,不講基本法。

也有澳洲人認為,喜鵲比蛇蟲更惹人討厭。

原因是官方雖然會科普:你被喜鵲攻擊是由于它們感受到領地被入侵,產生了應激反應。

但是官方都無可奈何——

喜鵲:踢你就踢你了,還要挑日子嗎?

浪漫的故鄉意象,照樣無法在這個什麼都野蠻生長的地方,治愈人心。

因為在這里,舉頭望到的不一定是明月,可能是狐蝠。

轉角遇到的也不一定是愛情,或許是搶你食物的鳳頭鸚鵡:

每一只「都市白領」在享用美食時,就有一位人類社畜失去了自己的早餐;

當地商家為了幫客戶躲避「劫匪」,甚至專門設計了新的薯條包裝:

「歡迎來到澳大利亞,一個用反光包裝盒來防止海鷗搶你薯條的地方。」

然而,要說在這個地方最狂野的,那還得是澳洲本地人。

眾所周知,澳大利亞人對危險的認知,好像天然就跟其他人不太一樣。

尤其是出身于此的明星,完全習得了反向種草的精髓:

比如在河里游了兩個星期泳,才發現那里有公牛鯊的凱特·布蘭切特。

她帶著3歲女兒,挑戰了「一鉗一個小孩子」的觸發式危險:

「我知道河底有泥蟹,也知道它們能鉗斷3歲小朋友的胳膊,但沒關系,我女兒不會這麼倒霉。」

「小丑女」瑪格特·羅比也用差點沒了媽的經歷,成功勸退了「坎妹」艾麗西亞·維坎德:

「我們當時住的地方經常有蛇進來,這不是什麼大問題,只是把它們趕出去的過程費時又麻煩。

「所以有一次我媽說那條蛇有點大,問我能不能過去幫忙,沉迷msn的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。

「過了10分鐘,我后知后覺地發現我媽那邊沒動靜了,仔細聽還有‘嗯——呃——’的聲音。

「等我走到樓梯時,發現那條大蟒蛇已經順著掃帚爬上了我媽的手臂,正繞著她的脖子勒緊她。」

「坎妹」:對澳洲十動然拒。

發現自己做錯事的羅比,微笑找補:

「不是啦,雖然我描述的畫面很糟糕……但這種蛇沒毒的,它只是會勒死你。」

聽君一席話,不如別說話。

關鍵來了,羅比還順便介紹了一個澳洲俚語叫「We‘re Not Here To F*ck Spiders」。

這句話其實是說「我們不是來這里胡鬧的,是來完成工作的。」

但直譯過來就是「我們不是來*蜘蛛的」……

道理咱都懂,但看看大家的反應吧羅比:蜘蛛又做錯了什麼?

當然,要說人狠路子野,還得是澳洲真·旅游大使克里斯·海姆斯沃斯。

自從搬回了澳洲住,「海總」就隔三差五地分享和「當地朋友」的集郵照。

后來有一次他開趴體的時候,「朋友」阿蛇就友好地來串門了。

普通地球人遇到這種情況:一部分人尖叫,一部分人開始想辦法趕蛇。

普通澳大利人的反應:討論這蛇是什麼品種。

喝醉的海總的反應:看我猴哥上身,表演一個徒手抓蛇!

酒醒后:把蛇蛇扔進房間,選擇余生與蛇共住。

Love&peace貫穿全場,不愧是你,宣傳委員。

然而,苦就苦了跟澳洲人當朋友的美國人達蒙。

他聽了海總的包票,拖家帶口走進了澳洲「動物世界」,結果先是女兒在半米深的淺海里游泳,被水母蜇到差點休克。

后是自己出門踩到蛇,被嚇到一蹦六尺高。

「我本想再給澳大利亞一次機會,但很顯然它沒打算給我機會。」

最后還得被海總污蔑:我們澳洲沒問題,有問題的是你,是你拉高了發生意外的頻次。

只能說要想跟澳洲人交好,膽子和強運氣絕不能少。

回到節目最開始我們說的:千萬,千萬別去澳大利亞!

那麼這集結束,這句話后面應該再補充一下:千萬別相信澳洲人對危險的定義!

不然下一個「危」的就是你。

用戶評論

2023/3/28 10:40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