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風吹半夏》大結局爛尾了?那是你沒看懂,太低估了許半夏的野心!

《風吹半夏》已經大結局,看到趙壘回到濱海可以陪伴許半夏,原本以為會是全員happy ending, 沒想到導演不走尋常路,沒到最后一分鐘,你都不知道下一個情節會怎麼演。

不按套路出牌,情節不斷反轉,也是吸引觀眾一直看下去的原因。

《風吹半夏》一共36集,播到33集,突然又出現了很多困難和問題急需要解決,宇宙鋼廠準備上市,原本以為會是克服困難順利上市,但沒想到許半夏被當頭一棒。

先是裘必正與秦方平的陰陽合同被稅務部門調查,緊接著許半夏陷入廢鋼原材料走si,宇宙鋼廠把建設鋼廠合并處理舊設備涉及侵吞國有資產,罪名一項比一項嚴重。

當初一起出國的五人組,坐上了法庭被審判,幾人堅定認為不是故意犯罪,只是為了做大生意,只有郭啟東認罪,局面陷入死局。

急火攻心、腦溢血的裘必正住院失去語言功能,聽到現有的困局無能為力。

從最新的預告來看,宇宙鋼廠面臨破產,工人解散賠償,灘涂的村民也要賠償,一堆的官司拖都會拖死。

難道,許半夏打拼了一輩子,忙碌到最后,卻是一場空嗎?

現在才明白,為什麼電視劇的名字會從《不得往生》改名為《野蠻生長》,而廣電會賜名《風吹半夏》。

《不得往生》是灘涂村民的詛咒,因果循環,終有報應。是對這一批人的審判。

《野蠻生長》側重一個女企業家的發家史,視角是這批人看自己。

但是格局都太小了。

《風吹半夏》,這股風,是時代的風,也是改革之風。許半夏等人乘著這股風,把事業做大做強。

但是當逆風時,他們也會舉步難行。

《風吹半夏》不是一部爽劇,而是和歷史相結合的現實題材劇,前面也早有鋪墊。

他們每一次的起起落落,也都跟當時的政策息息相關。

許半夏出國前,進價350,轉手就能賣市場價1400元,但是等她回國時,國際廢鋼價格跌到700,連成本價都不夠。

直到國際形勢回暖,他們才迎來了峰回路轉。

幾乎那幾年的歷史大事件,香港回歸,申奧成功,加入世貿組織等等,都在電視劇得到了體現。

這不是架空時空線的創業劇,而是歷史背景下小人物的起起落落。

原本我們認為的反派郭啟東,在進去后出來,代表了正義的發聲「做生意,一定要遵紀守法」,「難道我們真的沒有做錯嗎?我相信法律,一定會有一個公正的裁決」。

難怪有人說,電視劇播到最后,更像是一部普法劇,讓人們遵紀守法,不要搞陰陽合同,不要偷稅漏稅。不然,不管事業做的多大,最終都有可能突然被叫停。

走私罪已經被認定,侵吞國有資產是否成立還存在爭議,畢竟當時改革的政策也沒有定論。

現在才終于明白,為什麼在直播時,導演會說:

到底要創作怎樣的一部作品,這部劇不想討論改革過程中一代商人的原罪,而是隨著改革取得一定成績后,從一個無序的商業走向成熟的商業秩序的過程,一代商人的奮斗史,他們在改革的浪潮里經歷了什麼,他們怎麼去面對困難面對挑戰,怎麼去克服一些事情。這是我們要弘揚的。

站在當下的歷史時期,怎樣去回望30年前我們曾經走過的這條路。我們走過來之后,那一代人,我們怎麼去看待他,他們給我們當下的社會和時代的發展打下怎樣的一個基礎,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去跟他們相處,和解。這個是我們這個戲的中心思想內核。

在這個過程中,有人站在時代的風口,迎風直上,也會有人猝然臨之,逆風前行。

我也突然明白,為什麼趙麗穎和導演團隊考慮很久才下決心拍。

這部劇的突破和大膽,在所有商戰劇、時代劇中,前所未有。

風吹半夏,是一部歷史發展的敘事史,一部時代的記事錄。

我也才明白,為什麼《小敏家》的編劇伊北對《風吹半夏》的評價是「太敢拍了」,是「一個非常珍貴的產品,一個藝術」,「太敢寫這麼近的歷史」。

從高會長和許半夏的對話來看,過去做錯的事情就要面對,要承擔錯誤,該扛的還是要扛。當企業做大后,企業家要擔負起社會責任,也要接受社會的監督。

但我相信,許半夏不會被眼前的困局打倒,她會吸取教訓,跟上時代的腳步,持續迎風而上,野蠻生長!

面對困局,許半夏要麼認罪,要麼讓伍建設承擔所有罪名,顯然伍建設是不愿意的,而許半夏也有打算自己承擔錯誤。

用戶評論

2023/3/26 14:34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