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播前以為是爆款劇,開播后卻成爛尾劇,這10部劇「高開低走」觀眾直呼失望!

2022年即將過去,回顧電視劇舞台可謂好劇連連。《人世間》戲骨飆戲,《夢華錄》滿屏甜蜜,《天下長河》讓我們感慨水患治理不易,《風吹半夏》讓真正的大女主劇重現底氣。

然而,有好劇就有爛劇。

那些辣眼睛的、高開低走的、讓人中途棄劇、失望至極的,也是時候拉出來盤盤了。

接下來,就讓我們盤點一下2022年度那些被觀眾公認的爛劇,看看它們為什麼把我們惹毛了。

TOP10、《歡樂頌3》|評分4.8分

《歡樂頌》是部女性群像的系列劇,由正午陽光出品,簡川訸執導,阿耐為編劇。

別的不說,就沖阿耐這個名字,就足以讓人把期待值拉滿。正在熱播的《風吹半夏》就出自她的手筆,還有姚晨主演的《都挺好》,王凱主演的《大江大河》等熱播劇,只要有她在,收視就有保障。

2016年《歡樂頌1》開播,切現實痛點的劇情,精湛的演技,迅速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,開播初期,評分一度高達9.1分,主流影評也是一邊倒的稱贊。

第二年,原班人馬趁熱推出了《歡樂頌2》,雖然熱度不減,但老套的劇情讓觀眾不再買賬,評分斷崖式下跌到5.4。

劇組重整旗鼓,決定打場翻身仗。歷時5年,《歡樂頌3》強勢來襲。但事與愿違,開播第一集,就被觀眾集體聲討。

播出過半,口碑不但沒有起色,還引起更多人的嫌棄,數萬人打出4.8分,盼了幾年的粉絲們紛紛嘆息:「不見歡樂,只剩尷尬」。

《歡樂頌3》為何會落入如此尷尬的地步呢?

首先,劇中飾演五美的演員被全部替換。你沒有聽錯,一個沒留!

在《歡樂頌》前兩部中,飾演五美的演員個個是流量擔當,這才創下了不俗的收視率,但在觀眾的期待中,卻等來了五美大換血。

臉生就算了,人設還讓人搓火。

張慧雯飾演的何憫鴻,有事沒事就道德綁架,處理問題一根筋;楊采鈺飾演的方芷衡復仇貫穿始終,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,到結束也沒弄出個所以然;秦臻臻更是在初次見面時,用一段有關84消毒液的冗長台詞,讓觀眾懷疑人生。

人設、劇情都很拉垮,就連演技也跟不上。

在這部女性群像劇中,演員江疏影和楊采鈺扛不起演技的大旗,張佳寧稍好點,張慧雯除了摳鼻瞪眼,也沒有亮點,而李浩菲則是咋咋呼呼,撒潑耍詐,讓觀眾對她褒貶不一,這些都成了觀眾對這部劇風評很低的原因。

好在劇本中有些社會現象,諸如「伏地魔、殺豬盤」等劇情還能迎合社會熱點。

據說,《歡樂頌4》計劃在明年播出,不知道帶給觀眾的是驚喜還是失望?只求能像《都挺好》一樣,跟上觀眾「真實」的期盼。

Top9:《法醫秦明之讀心者》|評分4.7分

提起大名鼎鼎的《法醫秦明》,那在網劇界絕對有著「扛把子」的地位。它的系列作品多達十余部,每部都獲得了觀眾的肯定,更是讓原著粉直呼過癮,播放量居高不下。

可誰想,如此過硬的劇本,竟然也能拍出災難,《法醫秦明之讀心者》便是其中的雷區。

一開播,觀眾就開啟吐槽模式,「 動作太假,台詞念錯,演技拙劣,劇情拖沓」,讓這部劇成為該系列的差評代表。

最大的槽點是:作為一部懸疑系列劇,感情戲份比例過重。

該劇重點沒在法醫辦案上,反而將大量的筆墨放在了感情線上,打情罵俏,偶像味道濃重,更有網友建議改名為《警局愛情故事》算了。

在演員方面,演員張耀是飾演秦明的系列劇中顏值最高的,人長得很帥氣,但演技卻是一言難盡。

他的演技明顯稚嫩,人設把控不到點上。秦明這個人物特性是有著高冷和孤傲的氣質,但不代表沒有情緒,張耀全程一副冷漠臉,沒有眼神和情緒的變化,顯得很抽離,沒有代入感。

除此之外,劇情拖沓,查證潦草,漏洞百出,讓這部劇憑「降智」頻上熱搜。

秦明系列最常見的解剖現場,被拍成了走過場。五集破不完一部案子,四集半還都是在談感情,再有耐心的觀眾,興致也被磨沒了。

明眼人都能看出,這只是借《法醫秦明》的殼來拍攝重口味懸疑偶像劇而已,IP被嚴重透支,被觀眾評為爛劇也就不稀奇了。

Top8:《通天塔》|評分4.4分

《通天塔》改編自蔡駿的《偷窺一百二十天》,小說連續10年遙居懸疑小說暢銷紀錄。作者蔡駿也被稱為「大陸懸疑小說第一人」。時隔8年,小說終于以網劇的形式搬上熒幕。

該劇可以說是在萬眾矚目的期待中開播,但播出后,原著粉發現故事改編跨度超大,與原著相差甚遠,遠沒有達到開播前的預期。

原著主打懸疑元素,而被改編后的《通天塔》卻將它改頭換面,試圖打造成以刑偵為主,懸疑為輔的破案劇。

可最終實際呈現在觀眾面前的,卻是「懸疑+恐懼+喜劇+愛情」的一鍋亂燉劇,與原著風馬牛不相及。難怪網友吐槽「 掛羊頭賣狗肉」,還建議導演去拍喜劇。

不僅如此,這部劇對懸疑的理解就是故弄玄虛,觀眾置身云里霧里,愣是沒看懂。不是燒腦的不懂,而是缺少交待造成的斷裂。

比如,三起案件之間完全不做銜接,讓人很難聯系在一起,觀眾無奈棄劇。

除此之外, 在角色分配和人設定位上也本末倒置。

鄧家佳飾演的女主戲份少得可憐,完全成了個「打醬油」的,而飾演女二號的李夢戲份多到有些喧賓奪主的感覺。難怪評論區有觀眾質疑「究竟誰是女主?」

不僅如此,女主故事線和主線太過割裂,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,充滿故弄玄虛的低級感。

總之,《通天塔》改編得七零八碎,讓觀眾倍感失望。觀眾直呼:改編請慎重。不是什麼作品都能改編成功的,改編的尺度把握不好的話,起了反作用就得不償失了。

Top7:《婚姻的兩種猜想》|評分4.2分

《婚姻的兩種猜想》是一部有關婚姻家庭話題的電視劇。這一題材是當今網上的熱門,可誰想播出后,卻引來一致評價:「不接地氣,違背現實」。

首先,該劇與現實不符, 男權主義引發女性觀眾的強烈不滿

比如,男女主角第一次約會竟是做題,試圖用大數據測試倆人是否匹配?甚至當晚還要「驗貨」。婚后,男主居然還給妻子報了個「女德班」,讓她能上得廳堂,下得廚房。

其次,劇情混亂。前十集是男女主角雞飛狗跳的喜鬧劇;十集后換成了男女二號的傻白甜式偶像甜寵劇;后面又換成了男女主家庭一地雞毛的狗血劇。

劇情凌亂不堪,感覺就像是東拼西湊的產物。

另外,人設三觀不正。女主被男主各種PUA,男主還用「太太的基本責任」綁架女主,三觀極其不正,不符合主流設定。

這還不算,編劇將男主人設打造成了一塊磚,哪需要就往哪搬。比如,男主折騰完家里,又去鬧騰職場,各種囂張跋扈,集渣人、爛人、壞人為一身的人物特性。

總之,《婚姻的兩種猜想》劇情亂,台詞尬,人設崩,4.2分就是觀眾的真實反饋。

Top6:《深林見鹿》|評分4.2分

《深林見鹿》的劇名來自李白的「樹深時見鹿,溪午不聞鐘」。這麼有詩意的劇名,卻被拍成了假大空的戀愛純甜劇,就問你氣不氣?

該劇講述了三位步入中年的同窗好友,歷經事業、感情和友情的考驗,最終找到人生新方向的故事。

看似反映的是「中年危機」,但卻被拍成了偶像劇。這種「借殼生蛋」的手法引發觀眾的厭惡。

不僅如此,劇情設計也被觀眾吐槽成「反人類」,感情線乏善可陳。

男女主角無緣無故失婚,要說有原因,那就是男方太體貼,讓女方失去了自我,女主提了11次的失婚協議,甚至跳河相逼,男主才同意失婚。

失婚后,男主心有不甘,開始了突如其來的事業線,上演「追妻火葬場」的戲碼,最后倆人破鏡重圓。

這短劇情也太扯了,人物動機全靠編劇隨心所欲,反正有主角光環護體,萬丈高樓平地起,CP隨時在一起。

同時,劇情浮夸,人設站不住腳,也成了觀眾吐槽的點。

劇中身為大老板的男三號,談了個比自己小一輪的小女朋友,為討好女朋友,配保鏢、送豪車,各種無底線,還被小姑娘拿捏得死死的,觀眾直呼智商被侮辱。

除了劇情俗氣老土得讓觀眾不買賬之外,男女主角的演技也被觀眾嫌棄。

飾演男一號的靳東,套路化演技,同質化的人設,他飾演的角色很多都是精英人設和霸道總裁,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說教姿態,角色沒有辨識度。

而女主李小冉,總是繃著一副苦大仇深的厭世臉,角色很是不討喜。

《深林見鹿》作為一部男性群像劇,本應是當下很有新意的作品,卻硬生生拍出了「油膩」感。在這方面,應該多向《夢華錄》的人物設定學習,人物性格充滿了正能量,張力而飽滿。

只有編劇和演員都用心,才能拍出有質感的中年偶像劇。《深林見鹿》之所以有如此低的風評,就敗在這兩點上。

Top5:《回廊亭》|評分4.0分

《回廊亭》改編自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《回廊亭殺人事件》,作為一部有強大IP做背書的劇,這部劇還未開播便引起了原著粉很高的期待。

在開播前期,該劇的宣傳也很給力。「欲望、人性、陰謀、復仇」等關鍵詞,將懸疑展現到了極致,更激起了觀眾沸騰的熱情。

但播出后,觀眾卻發現正片與預告差距過大,喪失了原著的魅力。編劇導演被罵慘,「回廊亭失望」的詞條沖上了熱搜, 該劇被調侃為「年度詐騙劇」。

反差如此之大,究竟是哪里出現了問題?

首先,《回廊亭》的劇情與原著不符,劇情注水,人設背道而馳。

比如,在原著中,男主的人物特性是陰暗、冷靜,但在劇中被設定為傻白甜;全劇中懸疑、緊張沒見多少,戀愛的酸臭氣倒處處存在。

其次,《回廊亭》的題材是懸疑,但縱觀整部劇,懸疑不足,除了開場有點緊張、懸疑的氣氛外,后面的節奏拖沓不說,更是一副偶像劇的模樣。

懸疑劇注重的是環環相扣,節奏緊湊。但頭兩集卻明顯注水,憑空增加的「商戰」戲碼更是格格不入。節奏慢到摳腳,找不到一點懸疑的感覺。

而且,讓觀眾無法接受的是,先期宣傳演員陣容強大,王艷、邵兵、陳紫函等都有參演。但在正片中卻沒有多少戲份,甚至有些鏡頭是一閃而過,存在消費演員的嫌疑。

雖然男女主角的演技倒是可圈可點,但被這部劇影響得著實有些可惜。

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:劇中加入了「旁白」解說的元素。

男女主演還沒開演,劇情推動要靠解說員干巴巴地講出來,把演員和觀眾當成了傻子。

有觀眾吐槽:「直接說這是有聲小說,我倒是能給3顆星。」

總而言之,《回廊亭》的注水劇情,宣傳錯位,嚴重傷害了觀眾的心理,如此動機不純,怎會成為一部優質劇?

所以說,一部劇如果沒有用心演繹,即便原著再厲害,也是枉然。

Top4:《一起同過窗3》|評分4.0分

《一起同過窗》是一部以青春校園為題材的低成本網劇,前兩部創造了評分9.1和8.9分的記錄,成為國產青春劇的黑馬,堪稱網劇的天花板。

《一起同過窗3》在觀眾的萬眾期待下播出,本以為會像前兩部一樣,成為爆款劇,殊不知首播后,評論區一水的一、二星差評,觀眾紛紛喊出要棄劇。

在前兩部中,演員沒有知名度,都是十八線小透明。

然而,導演硬是將一部大學生流水賬,拍出了青春的氣息,觀眾打出的高分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
但在《一起同過窗3》中,由于資本介入,導演被換掉,關鍵演員武雨澤辭演,讓這部劇宛若丟了魂。

演員武雨澤在前兩部劇中飾演的班長角色路橋川,插科打諢、妙語連珠,將一位顏值在線,機智幽默的班長形象詮釋得淋漓盡致,也在觀眾心中留下了無可替代的地位。

而新換的演員許慧強飾演的班長形象就差了許多。台詞不流暢,表演更是一言難盡,除了皺眉、瞪眼、照本宣科外,沒有一點角色的投入感,演技實在讓人不敢恭維。

除此之外,在這部劇中,服化道更讓人不忍直視。

演員的裝束與年少青春完全不搭,把清新萌甜的可愛學生弄得濃妝艷抹,粉底厚重,拉垮了全員的顏值。

不僅如此,人物的人設定位也讓觀眾著急。在這部劇中,「小破窗」組合的人設都變了味,「小甜妹」變成了「傻白甜」,與世無爭的「畢十三」變成了話癆。完全找不到原來的味道,觀眾棄劇也在情理當中。

俗話說:只有初心不改,才能勇往直前。《一起同過窗3》失去了初心,也就不會再有原來的味道了。

Top3:《迷航崑崙墟》|評分3.9分

《迷航崑崙墟》改編自奇幻小說作家天下霸唱最早期的暢銷作品,小說風格走的是觀眾耳熟能詳的《鬼吹燈》的路子,以神話傳說為基礎,科幻與懸疑做支撐,內容精彩而吸引人,很受讀者喜歡。

原著讀者基數龐大,再加上有流量明星許凱和鐘楚曦擔當主角,觀眾對這部劇期待滿滿。然而,開播后不僅沒有爆火,口碑竟然呈現出兩極分化的差異評價。

這部劇好的評價在于剛開始的劇情緊湊,懸疑氣氛拉滿,一下子吊起了觀眾的好奇心。還有劇中兩位配角的扮演者王陽和張晨光的演技可圈可點,支撐著觀眾少有的一絲熱情。

盡管如此,也依舊抵擋不了鋪天蓋地的差評滾滾而來:

首先是,混亂的服裝造型。男主西裝革履,女主俠女風范,配角長袍馬褂。讓觀眾一度懷疑是否發生了穿越?

其次,男女主角毫無CP感。倆人的搭戲有一種「雞同鴨講」的感覺,就算有實力派演員強撐,還是于事無補。

女主被演繹成了涉世未深的傻白甜,與智商情商在線的男主毫無CP感。

另外,劇情太水。觀眾本就是奔著懸疑元素來看劇的,結果卻變成了戀愛劇。劇情與原著差得不是一點點,就連作者都看不下去了,直接鬧上了法庭。

遇上這樣不靠譜的編劇,白瞎了參與拍攝的演職人員,也傷了無數原著粉的心,被劃到爛片的行列實屬自找。

Top2:《鏡•雙城》|評分3.9分

古偶劇歷來是備受青睞、不愁熱度的題材影視,比如《星漢燦爛》、《夢華錄》等劇都創下了不俗的收視率。

而開年一部S+古偶劇的《鏡•雙城》卻沒有這麼幸運,反倒創下了評分3.9分的「奇跡」,著實讓人有些想不通。

《鏡•雙城》首播當日,播放量破億,能看出觀眾對這部劇的期望還是蠻高的,但隨之而來的卻是熱度和口碑的節節敗退,到收官時更是慘不忍睹。

該劇也是IP改編劇,原著為網絡作家滄月的奇幻小說《境》系列。和《迷航崑崙墟》一樣,改編后的劇情與原著差別太大,從劇情到人設改得是一塌糊涂。

劇中不僅刪除了「巫術」、「傀儡」等黑暗元素,還架空了原著的核心矛盾,使得劇情邏輯難以自洽。

觀眾對改編后的故事情節不認同,加之敘事節奏緩慢,讓觀眾失去了追劇的興趣。

劇情設定上不給力也就算了,男女主角的演技也成了觀眾吐槽的點。

男女主在造型上很粗糙,完全沒有古偶劇的感覺,很違和,而且缺少CP感,演技也是差強人意。

男主的扮演者李易峰目光呆滯,黑眼圈,雙下巴,體態臃腫,35歲的年齡卻還強行扮嫩。

不僅如此,台詞就像小學生吵架,諸如下邊這樣的台詞在劇中比比皆是:

「你放開我」

「我不會放開,為什麼要放開?」

「我放開你,你就會離開我,就會留我一個人。」

簡直讓人尬得腳底摳出了一棟大別墅。真吵也就算了,全程還并非原聲,而是配音版,分分鐘讓人想棄劇。

而女主的扮演者陳鈺琪也好不到哪里去,被觀眾吐槽像木頭人一樣,沒有靈氣,對角色的把控拿捏不住。

劇情離譜加上演技差,台詞沒水準,造就了《鏡•雙城》的爛劇局面。所以說,一部劇如果各方面都不用心的話,是很難得到觀眾的認可。

Top1:《東八區的先生們》|評分2.1分

開年一部催淚大劇《人世間》騰空出世,一戰成名,成為當之無愧的爆款劇。

與之相對的是,《東八區的先生們》開播不久,也一戰成名,評論區一水的一星差評,評分2.1分,喜提爛劇之王。

這部劇究竟是如何爛出了花樣,讓觀眾如此嫌棄?

《東八區的先生們》這部劇是一部男性群像劇,最初是油膩,隨著劇情的推進,又呈現出低俗浮夸、三觀不正、爹味十足,一時間負面評價滿天飛,觀眾直問:「誰給你的勇氣?」「這種片也能播?」

比如劇情中「扣女生內衣帶」和「襲胸」等情節,低級趣味的畫面讓觀眾感到惡心。

還有,男主在公司看到女主竟是新任的CEO時,直接爆出驚人台詞:「怎麼著,你是不是喜歡我啊?都追到我們公司來了?」這盲目的自信簡直讓人翻白眼,人間都不值得,只有你值得。

劇情不著調也就算了,還有更離譜懸浮的情節設計讓觀眾實在不能忍。比如男主出租車上吃泡面的橋段,讓人懷疑編劇剛剛下凡到人間,不知道車會晃,面會灑,就算糊不了一臉,也不容易歲月靜好呀。

這種種奇葩情節導致了這部劇口碑崩盤,全網吐槽,20萬人忍無可忍打出1顆星,甚至呼吁增加零星,《東八區的先生們》也成了爛劇的代名詞,勇奪今年陸劇最低分的殊榮。

其實,這部劇能取得這樣的成績,張翰「功不可沒」。

他集編劇、演員為一身,據說是十年磨一劍出的劇本,結果不到一個月就匆忙下架,張翰也成了油膩的代言人,網友直呼:「翰,油海無涯,回頭是岸吶。」

用戶評論